你或枕邊人是不是常常「呼聲震天」? 每天睡醒卻還是覺得疲憊、白天打哈欠連連,甚至會被家人說:「你睡覺都會突然沒聲音,然後又大聲喘氣!」 很多人以為打呼只是噪音惱人,其實這可能是身體在釋放的警訊──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的前兆!
打呼的成因是什麼?
打呼的聲音,其實是「氣流通過受阻的上呼吸道,造成震動」產生的。最常見的原因包括:
鼻塞(鼻中膈彎曲、過敏性鼻炎、鼻息肉)
扁桃腺肥大或懸壅垂過長
舌頭太厚或後縮
下巴結構較短或後縮
體重過重、頸圍過粗
偶爾打呼不一定是病,但如果你(或你身邊的人)發現打呼「持續、規律且聲音大」,甚至出現呼吸停止、悶住後猛吸氣、夜間頸尿、早晨口乾頭痛等現象,那就要提高警覺。
打呼=睡眠呼吸中止症?
不完全等同,但有密切關聯。臨床觀察發現,有明顯打呼者中,有相當比例實際上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(obstructive sleep apnea, OSA),但自己往往不知道。
相對地,也有一群人屬於「單純打呼者」(simple snorer, AHI<5),並未達到 OSA 診斷標準。這類人雖然尚未有明顯低氧或睡眠中斷,但仍可能與體重過重、心血管風險增加等問題有關,並非完全無害。
該做哪些檢查?
當你懷疑自己不只是單純打呼時,建議找耳鼻喉科、胸腔科或睡眠專科就診。醫師會視狀況安排以下檢查:
-
問診與理學檢查:包含身高體重、頸圍、鼻腔與咽喉結構評估。
-
Epworth 嗜睡量表:常見的嗜睡自評工具,分數超過 10 分者建議進一步檢查。
-
STOP-BANG 問卷:8 題自評打呼風險,分數越高表示越可能有 OSA。
-
睡眠多項生理檢查(Polysomnography, PSG):黃金標準,可以精準偵測一整晚的呼吸狀況、血氧變化與腦波。
-
居家睡眠檢測(Home sleep apnea testing, HSAT):可在家中進行,省去到醫院等檢查排程的時間,也比較不會有認床睡不著的問題,雖檢查報告內容不如PSG完整,仍不失為一項檢測睡眠呼吸中止的好工具。
改善打呼的方法有哪些?
依照不同成因,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。目前有以下治療方法:
【減重】:體重減少 10%,可使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明顯改善[1]。
【側睡】:平躺更容易打呼,側睡可減少舌根塌陷。
【戒菸戒酒】:避免加重呼吸道黏膜腫脹或因酒精作用使呼吸道鬆弛塌陷。
【藥物治療】:鼻塞者可考慮用鼻噴劑改善鼻塞。
【牙套口腔裝置】:可幫助較輕中度打呼者固定下頷,使呼吸道通暢。
【CPAP 持續正壓呼吸器】:若經 PSG 確診為中重度 OSA,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標準治療。
【手術治療】:視呼吸道阻塞的部位,可進行鼻部手術(鼻中膈成形術、下鼻甲成形術等)、口咽部手術(常見如切除過大的扁桃腺、懸壅垂軟顎成形術、舌根減積手術、舌根懸吊手術等)。
自我評估:你是高風險族群嗎?
✅ STOP-BANG 問卷快速篩檢法(每題 1 分):
- Snore:您是否打呼很大聲,聲音大到門關著外面都可以聽到,或枕邊人會因為您打呼而用手肘頂您?
Tired:您是否在白天經常覺得疲勞、疲累或想睡覺,例如開車時會睡著?
Observed:是否有人觀察到您在睡覺時會呼吸停止、嗆到或喘氣?
Pressure:您是否有高血壓,或已經正在接受高血壓治療?
BMI:你的 BMI 超過 35 嗎?
Age:你超過 50 歲嗎?
Neck:你的頸圍超過 40 公分 (女性) / 43公分 (男性) 嗎?
Gender:你是男性嗎?
🔹 總分 0–2 分:低風險;3–4 分:中等風險;5 分以上:高風險,建議接受進一步睡眠檢查。
結論
打呼不只是「吵」,更可能是健康的紅燈。如果你常常被說「打呼很大聲」,或伴有疲憊、早醒、白天昏沉、夜間懸氣等症狀,請不要輕親――接受檢查、找出原因,才是改善睡眠與預防共病的關鍵。
下一篇,我們將深入談談體重與打呼及睡眠呼吸中止的關係。
參考文獻:
〔1〕Tuomilehto HP, Seppä JM, Partinen MM, et al. Lifestyle intervention with weight reduction: first-line treatment in mil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.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. 2009;179(4):320–327.